金力永磁企业展厅墙上,“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推动赣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标语,格外醒目。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指导时强调,“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为赣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
“我们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殷嘱托,只争朝夕、感恩奋进,公司营业收入、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金力永磁公司董事长蔡报贵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31.61%。今年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业绩实现逆势上扬,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5.12%。
稀土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赣州全力打造稀土产业。位于赣州高新区的“中国稀金谷”内,万亩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建设正快速推进,中科三环、中车集团、生一伦稀土等战略投资者纷纷抢滩入驻。
为推动稀土和钨产业发展升级,赣州投入70多亿元打造中国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形成集矿山采选、分离、冶炼、深加工及应用和产品检测、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完整稀金产业体系,在钕铁硼磁材、光电材料、陶瓷材料、永磁电机等新材料及应用领域具备了较好基础。2019年,全市稀土产业集群产值近千亿元,产业规模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成功举办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中科院关心关怀下,今年1月初,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这是中科院近十年在全国布局的唯一院所,将为赣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目前,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沈保根、王秋良等院士已带领研究团队入驻并展开科研。与此同步,由23位院士组成的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第一批14位技术专家已于近日深入我市稀土企业,开展入企挂职服务,帮助解决技术创新难点问题,打通稀土研究院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有了我国新材料研究领域顶尖精英团队的加盟助力,赣州稀土正从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创新进军。
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赣州大力实施“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持续壮大“两城两谷两带”及各地首位产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与“中国稀金谷”同为赣州“两城两谷两带”重要工业产业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也是好戏连台:
国机智骏、凯马汽车顺利实现整车下线,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现代家居城家具研发、设计、大数据等新业态加速形成,2019年规上家具企业突破500户;
青峰药谷新增一批亿元企业,获批14个以国字号为代表的新品种,拿下全国首仿药拉考沙胺、全省医药物流第三方试点等多个第一;
电子信息产业带去年引进项目127个,总投资759亿元,落户信丰中保正东5G物联网科技园、全南科昂电子等一批大项目;
纺织服装产业带举办中国(赣州)首届纺织服装博览会,吸引了宝姿国际、上海日播、广州汇美、北京翡俪文德等一批品牌企业落户。
2019年,赣州家具、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800亿元、700亿元、600亿元,青峰药业、开源集团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两城两谷两带”已成为拉动赣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信息化时代,谁把握了先机,就意味着谁将赢得发展的主动。
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搭上“数字经济”快车,赣州大力推动5G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5G基站建设333个,实现了火车站、医院、学校和工业园区等热点区域覆盖。同时,江西移动5G实验室落地赣州,5G+赣南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南康5G家具产业智联网等一批5G优秀应用案例纷纷涌现。信丰、龙南等地的一批5G产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其中信丰5G产业园引进金信诺、一创新材料、中兴敦信、中保正东、瞬雷电子等5G关键零配件企业14家,投资总额超120亿元,达标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00亿元。
绿色、可持续,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赣州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2019年PM2.5、PM10浓度均值降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首次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质综合指数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深圳—赣州—德国杜伊斯堡“深赣欧”班列首发;赣州市、深圳市政府签署共建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协议;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与赣州国际陆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就在上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李炳军率赣州市代表团赴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等地考察学习、洽谈合作。4天3地,共签约6个合作协议。这是赣州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扎实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又一务实之举。
依托赣州国际陆港,赣州敢想敢干,着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2019年,赣州国际陆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全年开行中欧(亚)班列370列、铁海联运“三同”班列1103列,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进入全国内陆港“第一方阵”。
继昌赣高铁去年开通运营宣告赣州跨入高铁时代之后,投入逾百亿元的“三横五纵”快速路网加速建设,目前已建成通车快速路6条、总长50公里,赣州成为全省建成快速路网最长的“高架城市”。
。
2019年,黄金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航空口岸获批开放、国际航线正式通航,赣州迈入国际航空时代,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同时拥有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和航空口岸的城市。
以创新为动力,一项又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推动赣州高质量发展驶上“快车道”。